
三月的南宁见证了国足在中国杯上的两场惨败,相较于令很多球迷愤怒的比分、对部分球员态度的质疑,半路杀出的“文身禁令”反倒成为了赛事结束后大家议论的焦点。
十多天的时间里,“文身”一词的正确写法得到了全民普及;范志毅多年前提醒张琳芃的视频被翻了出来,获得无数转发;也有很多媒体、球迷拿出梅西、内马尔、伊布、贝克汉姆等人的文身照质疑硬性规定是否合理。一时间,关于“绷带遮文身”的讨论甚至超越了足球范畴。
这时,很多人想起了C罗。
足坛球星文身本不是个新鲜事,但C罗没有文身似乎会让不少刚看球或很少看球的人感到诧异。“他真没有文身啊?”一个不怎么看球的朋友在得到我确定的答案后告诉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像有文身的人,有那种调调。”
不过C罗确实没有文身,很多球迷也知道C罗不文身的原因是要参与献血,但具体情况又如何呢?
C罗究竟献没献过血?
答案是肯定的。
2015年时C罗曾接受Eurosport的采访,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我们都可以通过献血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紧急情况下,一次献血就可能让三个需要血液的患者受益。我对此充满热情,我希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变成终身的献血者,我希望帮助医生挽救生命。”
只要详细查阅C罗代言的品牌列表,你会发现一家名为"Abbott”的公司。如果你没有为孩子购买奶粉的需求,或并非相关行业从业者,这个公司的名字可能稍显陌生,其实"Abbott"是一家全球性的医疗保健公司,也发起了"Be The 1"计划。"Be The 1"计划旨在号召更多人参与到献血中,以挽救更多生命。
2011年11月15日,葡萄牙在欧预赛的比赛中面对波黑,那场比赛葡萄牙取得6-2的大胜,但葡萄牙将士们在赛后收到了一个坏消息:球队中场球员卡洛斯-马丁斯3岁的儿子因病急需骨髓捐献,卡洛斯-马丁斯和他妻子的血型均无法匹配让情况变得更为棘手。
作为葡萄牙国家队队长的C罗号召全国人民帮助马丁斯的儿子:“我们的朋友卡洛斯-马丁斯需要葡萄牙人民的帮助,我们希望他的儿子战胜病魔。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像赛场上的球队一样齐心协力,只有找到合适的血型匹配才能帮助他的儿子渡过难关。”C罗本人也参与了这次血液捐献,根据西媒的后续报道,小马丁斯最终找到了配型,且恢复良好。
C罗与卡洛斯-马丁斯
两年后,C罗在西班牙科贝电台的节目中谈及了这次骨髓捐献经历:“很多人会认为骨髓很痛苦,但其实(捐献骨髓)和献血区别不大,也没什么疼痛。如果需要我再捐一次帮助有需要的人,那没问题,我可以。”
捐献骨髓的目的是采集造血干细胞,比较老的办法是对捐献者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在髂骨上穿刺并抽取骨髓液数百毫升,再用打点滴的方式输入到患者的体内,这样的办法听着就很……不过现在多采用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方式和一般献血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几天医生会为捐献者注射一定量的“动员剂”。C罗经历的应是后一种。
C罗的献血频率?
前文提及的"Be The 1"官网如此记录C罗的献血频率:"he has continued to donate regularly and has avoided any activities that would prevent him from donating, including getting a tattoo."(C罗定期献血,他也因此避免参与所有可能影响他献血的活动,包括文身。)
很多国内的报道称“C罗经常献血”,但包括"Be The 1"、《每日邮报》、雅虎等外媒都用"regularly"一词描述他的献血频率,这个词除了“经常”,还有“定期地、有规律地”这个含义。
以我国为例,《献血法》对献血频率规定如下:“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六个月。”这里的“献血”指的是“全血”,捐献血小板的时间间隔会缩短。虽是不同国家,但葡萄牙建议的献血时间间隔与国内也不会有太大出入,“经常”这个词太难界定,还是用“定期”严谨些。也有外媒表示C罗每年平均献血两次。
去年10月12日和12月30日,C罗在自己的多个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了自己捐献血液、血浆的照片。
你没看错,血浆就是黄色的。当然这两张照片的信息有些值得说明的地方,去年10月12日、12月30日前后,C罗的发型是这样的:
去年10月11日、12月23日,今年1月8日的C罗
经过简单对比即可发现,C罗两次发布献血社交消息的时间与献血时间并不相符。去年欧冠决赛C罗带领皇马打破了“欧冠改制后无球队能卫冕”的魔咒,赛后异常兴奋的他剪了献血照片中的发型。打完赛季最后一仗、在休息期献血,一切看起来都没问题。之所以选择在献血后一段时间才发布,应该还是为了配合"Be The 1"的宣传活动,比如10月12日所在的那周就是国际的一个血浆捐献宣传周。
想必大家也看过一些献血标兵的献血次数报道,但拿C罗和他们作对比真没太大实际意义。我们在讨论C罗的献血频率时不能忘记他是一名效力于豪门球队、国家队比赛基本不缺席的顶级球星,2016/17赛季他一共踢了46场比赛,且在近些年依然保持极高的竞技水准,他如果时不时就在赛前、赛后献个血,俱乐部或国家队的教练、队医也不会同意吧?
有文身到底能不能献血?
很多人都听过“文身了就不能献血”这句话,难道因为文了花臂找不到血管?事实上有文身也可以献血,但有条件。
为防止血液感染,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有下列情况时暂不能进行献血: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文身术后未满一年。国外相关健康、献血网站也有文身后未满一年不能献血的条目。
如果C罗现在文身,一年后他也可以继续像此前一样定期献血,唯一的问题是在这一年内即使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他也无法献血。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文身面积较大,献血人员会拒绝捐献行为。
C罗的选择
现今足坛,球星文身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一些人眼里“有着文身调调”的C罗偏偏没有一处文身。有人说没有文身、定期献血只是C罗团队的一种公关手段,目的无非就是打造C罗的健康形象,只是在作秀罢了。退一步讲,作秀到一定程度,和习惯又有何区别。
文身已不是罪犯的标记,不文身也不是“娘炮”的同义词,不献血不代表没爱心,献了血也不意味着获得了天堂的通行证。
C罗用自己的方式贯彻着自己心中的“善”,而他留下的一切,许多年后恐怕会愈发珍贵。